你印象里的果蔬拼盘是啥样的?
如果还停留在“萝卜花+大拌菜”
那你就out了!
在海淀区首届小学劳动创新大赛上
小厨师们创意无限、大显身手
“果绘颐和韵”
“萝卜电视塔”
“夏至荷塘嬉鱼图”
定制轻食能量碗
营养美食以AI创意赋能
美味和营养相得益彰
让你没想到
让你看不够
展开剩余96%6月21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学会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海淀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中心、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和中关村第三小学承办的首届中小学生劳动创造季暨小学劳动创新大赛拉开帷幕。
比赛以“巧手筑爱工艺润心
智慧劳动健康生活”为主题
以小学三年级学生为主体
全区3.3万余名同学
通过班级赛、校级赛层层选拔
最终69所学校的207名选手
晋级区级决赛
带着创意与热情齐聚赛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教一处副处长张代龙为大赛致辞,他表示,海淀区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积极开展“五育融合”的生动实践,本次劳动创新大赛正是近期劳动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劳动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智慧的展现、情感的交流和价值观的塑造。希望孩子们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少年。
活动中,2025年度海淀区中小学生必会劳动技能榜单发布。这份榜单推选出2025年度一至九年级每学期需掌握的1-2个必会劳动技能。从整理书包到系鞋带,从蒸米饭到组装简易家具,鼓励每一位海淀学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生活。
中关村三小徐一茗同学和爸爸妈妈在活动中发起家庭劳动倡议书,表达了家庭、学校、社会共育劳动新风的美好愿景。
海淀区作为劳动教育实验区,此前已评选出两批共计48家区级劳动教育基地资源单位,并成立了劳动教育指导中心和总部基地。本次,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市西山农场有限公司等7家第三批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活动中挂牌。
海淀区劳动教育实践资源联盟也正式成立,多家单位将携手并进,开启海淀劳动教育新篇章。
别眨眼
快来捕捉
更多比赛精彩瞬间
本次活动由海淀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莫亚群主持,并特邀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洋,对赛事进行全程直播。
大大的体育场里,各组小选手们都在紧锣密鼓地操作着!AI赋能创意设计赛、精工细作技能赛、科学膳食挑战赛、艺术表达主题赛……四个组别八大项目中,小选手们化身“创意主厨”,将黄瓜、胡萝卜、苹果等常见食材雕琢成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用劳动诠释“一蔬一果皆学问,一刀一刻见匠心”。
与AI共创 拼出好“食”光
✧ ✦ ✦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报名参加了AI赋能创意设计赛。他们使用AI,辅助设计果蔬拼盘作品概念图,确定了制作“西瓜蛋糕”的创意。同学们以西瓜制作蛋糕体,不添加一丝奶油,点缀上蓝莓、圣女果、葡萄、荔枝果肉、薄荷叶等,打造出藤蔓围绕的视觉效果,好看、健康又美味。
(向左更多)
同学们还在蛋糕顶端插上了“1”字蜡烛,代表着“预祝海淀区首届小学劳动创新大赛成功举办”的美好心愿。
定制轻食能量碗 健康第一最重要
✧ ✦ ✦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的师生们此次的任务是“定制轻食能量碗”。老师指出,学校三年级有不少小朋友面临超重问题,虽然学校组织了“海豹突击队”鼓励训练,但大家觉得健康饮食同样重要。为此,师生们专门设计了轻食能量碗,帮助大家科学减重。
(向左更多)
同学们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搭配食材,根据预算价格进行采购,生菜、黄瓜、圣女果、胡萝卜、鸡蛋、蓝莓、米饭……这些食材经过大家巧手烹饪,制作出了卡通造型能量盘、冰激凌造型能量碗、彩虹能量盒三款美味轻食,造型超萌、卡路里精准控制,吃出健康和美味。
芦笋破土而出 食材动起来啦
✧ ✦ ✦
“快看!芦笋真的动起来啦!”在海淀区教科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展区,随着老师将杯中水倒入做好的轻食中,芦笋真的神奇地“长高了”!大家纷纷围观、好奇心大起。
师生们介绍,机关在盘子下方,原来大家在饭盒中放置了三个小透明管,每个管中都放好压缩毛巾,再将芦笋插入。水倒入后,压缩毛巾遇水膨胀,上顶芦笋“破土而出”“长高”的神奇景观就这样产生了。不得不感叹,师生们真是太有创意了!能动的轻食,会不会让你更想吃呢?
(向左更多)
复刻海淀地标 果绘经典场景
✧ ✦ ✦
在比赛中,“复刻海淀经典地标”是艺术表达主题赛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学校绞尽脑汁、各显神通。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的同学们制作了《果绘颐和韵》,以猕猴桃、胡萝卜、青笋塑造出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和佛香阁,盘子就像昆明湖,后面点缀着屏风,整体造型颇为雅致。同学们说,为了做好《果绘颐和韵》,特意向专业人士学习了蔬果雕刻,学着使用刀具和模具,一点一滴雕刻出如此逼真的颐和园经典建筑。
(向左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都选择了复刻“中央电视塔”。她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用萝卜做塔身,一个胡萝卜,另一个用白萝卜。塔基之间以牙签在内里相连,外面看不到连接痕迹,做出来都很美观。
(向左更多)
北医附小的同学们用茄子、胡萝卜等食材再现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与博雅塔,也做得惟妙惟肖,令人赞叹。
(向左更多)
我的学校是我的“经典地标”
✧ ✦ ✦
在中关村三小的同学们心中,最经典的地标就是自己的母校。三小北校区主楼建筑堪称经典,已是万柳地区的重要地标,三年级的同学们一直生活在南校区,即将升入四年级来到北校区就读,对北校区都充满了憧憬。
(向左更多)
复刻北校区的过程中,同学们以AI进行设计,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北校区主楼的缩小版,上面贴上贴纸和小树,还原校园的美景,以西兰花碎做足球场草坪,用西瓜做椭圆形操场,经过一次次尝试,将想法变为了现实,亲身体验到了科技赋能创新、科技助力表达。
拒绝浪费 变废为宝
✧ ✦ ✦
当做完一顿饭,厨房还剩半根胡萝卜、半根黄瓜时怎么办?比赛中报名“残食对对碰”的北大附中西三旗学校,想用简单的食材展现校园中大家都很喜欢的金鱼。同学们利用AI生成了“金鱼戏水”的图片,仿照着图片仅仅利用了很少的黄瓜、圣女果和蓝莓,制作出了“金鱼戏水”拼盘,简洁清爽,化繁为简,别有韵味。
(向左更多)
场外展区展风采 多元成果来亮相
✧ ✦ ✦
在场外成果展区,60所学校集中展示了自己的创新成果,包括“工艺制作、科技创新、农业生产、烹饪营养”等领域,实现劳动教育十大任务群全覆盖。展区不仅体现学校课程设计的丰富性,更反映出学生在劳动中培养的责任意识、审美能力与社会担当,形成“场内竞赛精彩、场外展示多元”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向左更多)
大赛最后
活动表彰了
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
获奖学校以及获奖学生
劳动创新大赛
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获奖名单
向下
劳动创新大赛
单项竞赛获奖名单
向下
北京市教育学会劳动技术教育专委会秘书长李广旺对活动进行了点评,表示果蔬冷拼赛场以指尖艺术绽放劳动智慧,场外成果展区以多元实践彰显劳育硕果,本次活动“以赛促学”,为劳动教育搭建了创新平台。
区教委副主任赵霞表达了对师生家长们努力付出的“感动”;对学校辛勤耕耘、深耕劳动教育沃土的“感谢”;和对新时代注重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的“感恩”。她希望大家感恩劳动本身,它是最质朴的生存智慧,希望同学们在亲身劳动中收获智慧、锤炼品格,激发创作与生活的热情。
首届中小学生劳动创造季暨小学劳动创新大赛就像这个夏天,火热而充满激情,犹如强劲引擎推动全区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让“劳动最光荣”的信念扎根学生心中,也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注入了创新活力,打造高质量海淀劳动教育品牌。
发布于:北京市富豪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